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时政

新新世界

从“改革一代”到“习近平一代”:何伟看到的中国

三十年来,何伟一直在书写中国,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中国的政治体制必须从根本上做出改变。

Graham Dickie/The New York Times

三十年来,何伟一直在书写中国,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中国的政治体制必须从根本上做出改变。

何伟在新书中深入观察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也提出了一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为何中国经历了如此多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变革,政治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呢? 阅读更多

  • 中国拟推行“网络身份证”,保护隐私还是加强监控?

    监管机构表示,互联网身份认证将避免网络平台“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但有学者担忧,该系统可能会赋予政府过大的权力来监控人们在网上的行为。

  • 揭秘马云和“明天系”肖建华的隐秘商业联系

    通过查阅两千多份保密文件,调查发现肖建华的明天控股集团曾在五年内获得了马云旗下多家公司的股份,价值至少10亿美元。这些商业联系从未被披露,据称马云也不知情。

  • 三中全会《决定》未提出解决经济问题具体方案

    《决定》中只简单呼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并未提出使中国经济从依赖投资转向依赖消费支出的具体方案。官方称将继续推动战略性产业,并重申了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 关于时报对马云和肖建华调查的七个要点

    《纽约时报》和《连线中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曾为习近平的姐姐充当白手套、目前在狱中服刑的肖建华曾长期秘密投资马云的公司,两人的公司之间存在至少10亿美元的交易。

  • 政策口号与“秦刚同志”之谜:解读中共三中全会公报

    中国经济低迷,三中全会公报却把重点放在动荡世界的危险和创新机会上。失去信心的投资者一直在等待积极信号,但公告中只有打着中共口号、语焉不详的方案。

  • 聚焦三中全会:习近平能赢得民众和投资者的信心吗

    三中全会在中国经济阴霾中召开,在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情绪低落之际,习近平的政策能否修复人们的信心至关重要。外界对中共做出重大改变的预期正在降低。

  • 中国两任国防部长被开除党籍军籍

    李尚福和魏凤和被指收受“巨额”贿赂及其他腐败行为,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损害军队装备建设。这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调查,可能会有更多军队官员落马。

  • 中国网络信息战新策略:异见作家邓聿文之女遭网暴

    邓聿文16岁的女儿在各个社交平台被诬陷为吸毒者、纵火犯和妓女。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网络攻击诋毁批评人士,但把他们的未成年亲属作为目标是一种升级。

  • 习近平如何将系统性控制嵌入中国人日常生活

    习近平引用毛时代的“枫桥经验”来发动群众和警察一起消灭对党的挑战,利用科技手段和大量人力将监控系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强了当局的镇压能力。

  • 习近平五年来首次访问欧洲,寻找战略机遇

    习近平精心选择了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持怀疑态度,视中国为必要的平衡力量,并渴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 拜登与习近平通话,谈及台湾、贸易等问题

    白宫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坦诚和建设性”的对话,内容包括台湾问题、中国在乌克兰战争期间对俄罗斯的支持等。在两国试图稳定关系之际,此次通话是一个重要标志。

  • 盘点香港知名民主活动人士现况

    2019年抗议以来,北京对香港进行了大规模镇压,打压反对派。“23条”立法几乎没有遭遇任何阻力,因为最敢言的民主活动家和立法者不是被关进监狱,就是已经自我流放。

  • 悲观情绪蔓延,“23条”后香港何去何从

    23条迅速通过,北京极力将香港推离西方,要求它接受习近平领导的政治文化和民族主义热情。外界和香港居民对这座城市能否保持推动其繁荣的活力和生机悲观失望。

  • 从“只生一个好”到“三胎更比二胎强”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通过强制堕胎和巨额罚款来限制生育,但现在,政府开始借由街头标语、流行文化和公共艺术来推广“生育文化”。这种宣传突变遭到了广泛的嘲笑。

  • 中国经济低迷,习近平为何仍自信“东升西降”

    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外交压力持续增大,人口减少并面临老龄化……外界认为中国危机四伏,但习近平似乎仍然确信,自己拥有超越西方竞争对手的正确路线图。

  • 北京压力下香港快速推进“第23条”立法

    “第23条”一直是香港公众不满的根源,根据草案,该法可能对叛国、叛乱和勾结外部势力者处以无期徒刑,旨在进一步遏制异议。港府欲尽快通过法案,立法者已开始审阅。

  • 新新世界

    被取消的总理记者会:中国改革时代的最后痕迹

    总理记者会常年备受关注,人们希望从中找到经济政策的变化迹象甚至高层权力博弈的蛛丝马迹。它的取消显示出中国经济的严峻形势,更彰显了习的绝对权威。

  • 后新冠时代,更加封闭的“两会”

    在开放的表象下,今年的“两会”与会者仍需接受新冠病毒检测,记者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副本的时间比往年更晚,签证政策更加严格,代表面对提问也更加谨慎。

  • 中国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设立的5%年度增长目标雄心勃勃,但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能够大幅提振经济的政策。取消总理记者会也让人们对政府透明度提出质疑。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