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的剧烈震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但高风险押注的缓慢积累、套息交易的惨重失败,以及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分歧等因素也对市场造成了冲击。
受美国失业率上升、美联储推迟降息、日元快速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股市周一暴跌,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日经225指数创下史上单日最大跌幅。
近年来,日本央行致力于维持低利率,不仅让通胀升高,还促使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进口食品、燃料和其他必需品变得更加昂贵。消费者只能削减支出,而消费疲软拖累了经济。
中国主导了全球太阳能市场,但其国内产业正经历动荡。政府补贴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加大出口,随之而来的降价给企业造成严重打击。这凸显出中国产业决策造成的后果。
特朗普和万斯不仅在贸易、税收和对华立场上志趣相投,他们对弱势美元的共同偏好更可能广泛影响美国和全球经济。他们认为强势美元导致美国出口商品在海外成本过高。
中美地缘政治正在重塑全球市场,几十年来一直依赖中国的跨国品牌向印度扩张。这有利于提高全球供应链的弹性,降低受冲击的可能。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两本有关WTO和全球供应链的新书中,两位作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全球自由市场的理想是如何在抗议者、各派政客和新冠疫情的压力下崩溃的。而全球化可以或应该逆转吗?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国家进口猪肉开启反倾销调查,此举似乎是对欧盟近期决定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报复。中国正重拾十多年前与欧盟上一次重大贸易争端时的做法。
欧盟领导人表示,这是为了保护欧洲制造商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此前美国也大幅提高了中国电动车关税。与美国相比,欧洲车企与中国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些关税将适用于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生产的一些太阳能产品。目前,全球对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的激增日益担忧,这些产品正在削弱美国和欧洲制造商的竞争力。
欧盟监管法规繁多而布鲁塞尔权力有限、金融市场过于分散、公共和私人投资过低、企业规模不足以在全球竞争。官员和商业领袖愈发担忧欧洲难以跟上美国和中国的步伐。
新冠大流行期间的物流瘫痪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弱点。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持续动荡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厘清各种问题,重新配置供应链,通过增强韧性来保护社会。
中国利用一党制国家的权力来调动政府和银行的全部资源,为该国的替代能源企业提供巨额补贴,同时鼓励私企之间的疯狂竞争,最终将低成本产品出口至全球市场。
G7财长还就如何利用俄罗斯被冻结的央行资产援助乌克兰达成了协议。决策者们表示,在地缘政治危机和贸易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之际,他们将在应对中俄方面保持团结。
耶伦表示,美国和欧洲在抵制中国工业产能过剩上需要携手合作。耶伦强调美国并非试图实行反华政策,但警告说中国大量出口廉价商品对全球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美联储基准利率处于20年来最高水平,美元持续走强。许多世界主要货币今年对美元贬值,全球资金流向美国。美元坚挺会加剧其他国家的通胀,但对向美国出口的企业有利。
拜登寻求振兴美国制造业、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但中国廉价出口商品的激增可能会抹去对其经济议程至关重要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分析认为,政府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予以应对。
当前的政策浪潮与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阵营倡导的典型开放市场、政府不干涉的意识形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国家领导人和学者警告,这可能最终会减缓全球经济增长。
台积电在熊本附近设立的晶圆厂已投入运行,将昔日农业小镇变成了芯片供应链在亚洲的关键节点。作为曾经的芯片制造强国,日本正投入重金试图重振该行业。